上班族學簡報,用結構協助書寫
顏聖紘教授寫了篇答家長關於小孩學音樂要不要繼續的,文末提到要把這些做法格式化。我覺得那篇是很漂亮的結構,記下來給自己參考
- 釐清目的
- 評估既有現實
- 放棄沈沒成本
- 提供具體建議
- 放大目的,轉為目標
1. 目的:讓小孩學音樂是要走興趣還是走專業?
2. 現實:學到11歲,還沒有展現專業天份,不可能走專業。
3. 沈沒成本:在目的的前提上已經花下去的錢不該是問題,音樂老師的建議要繼續花超過能力負荷的錢也不是問題
4. 具體建議:帶去聽幾場音樂會就知道小孩興趣的深度
5. 目標:讓小孩自己決定,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
這個結構也是我打掉重練上班族簡報時候用的:起手式一定是釐清目的,好的目的釐清讓你上天堂,壞的讓你繼續糾結。確認目的後,所有的成本考量、工具效率等等都是圍繞目的思考。但有能力的話,最後可以拉高層次,想想這個目的就是此刻最該做的嗎?想達成這個目的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?
…
後記:我看到這問題時自己腦中小劇場是這樣的:
『我有點錢可以幫小孩配備階級提升的工具,但是小孩不配合,怎麼辦?』『再給他一次機會,不要就算了。而且音樂的階級提升效率沒那麼高。不如讓他學英文』
『其實我也沒那麼功利,真的要小孩階級提升。我想讓他培養對音樂的愛好,人生遇到低潮時候可以找到昇華』『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叫他去學音樂,是以身作則。你在家會聽音樂嗎?不會的話,上多少課都沒有用』
…
顏教授的文章連結放留言處